樃梅法脉承三丰祖师北宗正传,融全真、上清、灵宝、神霄本山诸宗精要,丹鼎与符箓并重,以“守静通真,法应天成”为纲,主修《修身正印》《周易参同》,以早课祈福、晚课忏悔为日行功课,门规严循“三皈九戒”,历代弟子皆需持《樃梅誓券》,经过考核方得嗣法。永乐十年成祖敕命:“樃梅仙派嗣法者,皆从碧云之规“,遂成定制延续至今。
凡入樃梅门者,需经三考:
心性考:面壁九日,观其定力。
丹功考:默诵《参同契》三章,验其根器。
盟誓考:于南岩宫雷坛歃血立誓,持《樃梅誓券》焚告玄天。
考核通过者授《清微雷函》习五雷符箓,后三年通《修身正印》前九卷者得“虚玄真人印”以及“三丰剑”二法物,方掌雷坛济度,可行禳灾法事,每代仅传嫡脉弟子「樃梅玉牌」一面,刻当世字辈。
注:雷函者,虚皇授道于祖舒,九灵飞步,敕摄三界。至玄帝降武当,敕孙祖开樃梅宗,以雷火炼度济阴度阳。
武当雷神洞为张守清祖师开凿的天然岩洞,位于武当山南岩宫,靠近飞升崖,是雷师修炼之窟,也是是雷部神灵显化之地,恩师口传,从明清以来,雷神洞为樃梅圣地,我派道士常于此闭关修炼雷法,洞内“炁接天心”,可直通雷城(道教雷部总部)。
雷神洞支脉为樃梅宗派南岩宫嗣教弟子、兼隐仙派 “梅首”真阳子传下,后续弟子以山洞为道场,均有直接或间接在雷神洞修炼的经历,本脉遵循古制三禁原则(禁笔录、禁外传、禁直诵)素以口传心授为主,很少见诸文字,现留存樃梅法涵盖樃梅仙宗、虚玄演教等传承图谱,包括核心法门、符咒、内炼要诀、斋醮科仪、戒律、实修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
第1代:武当雷神洞真玄道人
清末,武当雷神洞真玄道人,号真阳子,得隐仙传人之秘,居洞中炼丹,丹成著《雷法秘要》,塑祖师圣像,并先后募资修缮佑圣观、朝阳洞,恢复樃梅斋醮科仪,并在朝阳洞为民祈福,召雷部将吏,禳灾灵验。留香火碑、斋醮碑,现已失。
真阳子传 何静喜(净喜)静山 静玄 静心 静云等30余人
真玄真人记录
①台湾“中研院”藏《武当山雷法秘卷》(清末抄本)提及“雷神洞真玄道人精于雷法,传授雷部符咒”
②日本东洋文库藏武当山道教抄本《雷神洞法脉录》记载,真玄道人,精于雷法,擅符水治病与祈雨
③郧西民间道坛尊雷神洞“真玄道人”为传法祖师,擅长驱邪、度亡等科仪法事
④闽西道坛光绪九年手抄全本亦称雷法符箓得自雷神洞真玄祖师,其科仪中保留启师环节
第2代:何静喜、净喜真人
南岩宫后山老虎洞净喜道人,初在佑圣观习武术,遇真阳子习樃梅雷法,擅养生,精于针灸与雷法,
后居太和宫为知客,时常在金顶值守,以善禳灾著称。
何静喜真人 传丁常道
黄净心,号“樃梅散人,”擅雷法
马静云,居南岩宫,善针灸
第3代:丁常道
丁常道为儒生,颇有才名,考取功名屡试不第,年长于金顶拜祭真武,后出家为道,拜净喜真人为师,常道真人先于凌虚岩修心三载,后居雷神洞,精习樃梅雷法,善符水治病。
后随师拜全山高道为师,承武当本山清微、茅山、正一诸派法脉,遂会通百家,再居南岩宫,编修《南岩法脉录》,后主持佑圣观居碧云庵对外传授樃梅法,名声大震,一时佑圣观高道云集。
⑤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藏《武当山道教文书》中,记载雷神洞有丁常道法师擅科仪,授雷法,医术高超。
⑥台湾省学者萧登福《道法海涵》中提及清代武当雷法道士丁常道法官,精于雷法与内丹,擅长科仪,祈风祷雨,无有不应,为清末融合派系之集大成者。
本支法脉由丁常道真人 传曹悠然
第4代:曹悠然
曹悠然擅武,身材魁梧,原为猎户,不通文字,于三月三神仙会射猎过多,射杀灵物突长黑臀,后决定弃家归武当,
中途被军阀抓住为挑夫,后随军至襄阳,军队冲散,入武当山为伙夫,再为樵夫。一日在后山遇丁常道真人主持法会,遂跪地三日求法。常道真人以其诚收为弟子,更取道名悠然子,以樃梅丹法一卷授之,后迁居雷神洞。
居雷神洞期间,至心侍奉雷神,得张守清真人神传,以及雷神授法,后于南岩宫主法,或祈雨或驱邪,风格同太和真人之传,世人称奇。至今,武当当地老人仍清晰记得前辈所传,民国时期雷神洞住一曹姓道人,善祈雨驱邪,自称悠然子,是孙真人的徒孙,得了太和真人的传承。
樃梅派弟子据传承口述记载:
欲谒祖师圣迹者,当于农历十一月十七圣诞日,自南岩宫至樃梅祠行香,凡九百九十九级石阶,叩首而至者,可感樃梅异香。